美麗成都行|從工業企業到機動車 科技賦能下的成都低碳環保之“源”
  • 分類:媒體關注
  • 作者:
  • 來源: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24-09-13 14:48
  • 訪問量:29

9月11日-12日,由成都市生态環境局主辦,成都市生态環境宣傳教育與對外交流合作中心承辦的“繪綠公園城 美麗成都行”美麗成都——2024年生态文明媒體采風活動在成都舉行。

第一天下午,由中國作協會員、成都文學院的知名作家,自然生态領域互聯網大V,以及“雪山群”創辦人等20餘人組成的采風團開啓了低碳環保之“源”的采風。無論是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拟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的建設,還是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術革新,都體現了科技創新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對标國際頂尖

國字号實驗室打出機動車污染防控“組合拳”

在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部片區,一座占地131畝的現代化實驗室正成爲城市綠色發展的新引擎。這裏,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控制與模拟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不僅承載着技術創新的重任,更是成都乃至全國汽車産業綠色轉型的加速器。自2021年10月破土動工,至2023年竣工,再到2024年初獲得CMA資質認證,成都基地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從規劃到運營的全過程,标志着成都在機動車污染控制領域的研究與實踐邁上了新的台階。

undefined

成都基地的建設,是對标國際頂尖實驗室的一次大膽嘗試。這裏彙聚了國内外前沿的檢測設備,并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備的質量管理體系。從輕、重型整車到非道路移動機械發動機,成都基地的檢測能力覆蓋了國六、歐六及美标等全球主要排放法規的全項測試。更爲重要的是,它不僅有效地應對了當前的檢測需求,還爲未來标準的制定與技術創新儲備了充裕的擴展潛力。

在推動科技創新的同時,成都基地也在積極構建“政産學研用投”的深度融合平台。這裏是技術研究的高地,亦是産業孵化的搖籃。通過與國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緊密合作,成都基地在機動車動力研發、排放标準制定、污染物排放監管等方面發揮着引領作用。

未來,成都基地将持續發揮國字号實驗室作用,在不斷增強自身技術能力、提升檢驗檢測、标準認證等服務能力的同時,面向國家戰略需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加快探索新質生産力實現路徑,賦能産業鏈供應鏈全方位升級,爲産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處置規模14.56萬噸/年

危險廢棄物在這裏“轉危爲安”

在城市發展的脈絡中,環保是一條不可忽視的血脈。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成都興蓉”),作爲這條血脈中的重要樞紐,正以其獨特的環保理念和創新技術,爲城市的綠色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undefined

在危險廢物處置這一環保的高難度領域,成都興蓉展現出了突出的專業能力,成功獲得生态環境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批準開展西南區域綜合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項目建設,其四川省成都危險廢物處置中心處置規模達14.56萬噸/年,這是對環境安全堅定承諾的體現。通過焚燒、物化、穩定化/固化、填埋、綜合利用等多種先進處理技術,公司爲成都市乃至四川省的工業企業提供了一條高效、安全的危險廢物處理途徑,大大提升了區域的生态安全屏障。

在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方面,成都興蓉積極布局,正在建設成都市龍泉驿區150萬噸/年建築廢棄物資源一體化示範項目,建成後将有效解決城市建築垃圾處理的難題,既能促進無廢城市建設,還能通過資源循環利用,爲城市發展提供新的綠色建材。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動力電池回收成爲新的環保挑戰和市場機遇。成都興蓉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與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項目,爲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成都興蓉的環保創新之路,是城市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在生态文明建設的大潮中,以實際行動诠釋了綠色發展理念,以技術創新推動了環保事業的進步。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劉依林 攝影 李冬 責任編輯 曾書睿 編輯 王小雪 審核 常斐